深度剖析鈑金設備工業設計落地后常見不良問題及原因
發布時間:2025-06-11點擊量:504罩殼是設備功能的外在體現,也是設備與操作者之間的交互點,罩殼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人們對設備印象和體驗的好壞。
目前國內鈑金設備的外觀也越來越被重視,很多公司也開始委托外部的工業設計公司來進行工業外觀設計。但受限于國內該專業人才的稀缺和經驗的匱乏,很多公司的設計師在進行鈑金設備工業設計的時候,效果圖看起來很漂亮,最終實物落地卻與預期效果有較大差距,從而導致設計后的罩殼成為客戶的雞肋項目。
今天我們深度剖析一下鈑金罩殼工業設計落地后比較常見的三個問題及其原因:
1、落地實物不美觀,與效果圖差距較大:
該問題主要有設計及加工制造兩方面的原因。設計方面,設計師在進行罩殼設計時對材料工藝、技術參數等缺乏了解,片面理想化的追求電腦上圖形的美觀,忽視了制造過程中材料、顏色、工藝的實際體現,造成了在效果圖到實物轉化過程中的視覺效果損失,另外效果圖在電腦上體現出的比例與實物會存在較大差距,如果設計師沒有足夠的經驗積累,可能會以電腦上看到的視覺感受來理解實物產品的比例,從而造成設計與實物的比例失調等。制造方面,折彎焊接的平整度、打磨的精細度,噴涂的質感、顏色色號的選擇、裝配的工藝等,都是直接影響設備外觀效果的因素;另外,設計師在方案評審過程中,如果沒能堅持自己的方案初心,一味迎合客戶,妥協于不專業建議和反饋,從而導致設計方案設計語言系統性的失調,最終實物落地也會大概率不理想。
2、與設備功能沖突或裝配、操作不方便:
該問題主要是由于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對設備自身功能、操作要求、裝配方式、維修要求等調研不透徹,沒有進行系統性的設計規劃導致,或在設計過程中為了設計而設計,過度追求造型的形式感,從而犧牲了設備的功能性、合理性。
3、工藝復雜,制造成本嚴重超出計劃:
該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期設計師與客戶對于設備定位的溝通不夠充分,未能引導客戶進行市場規劃的考慮,或對客戶的需求了解不透徹;二是設計師對材料工藝的成本了解不夠充分,在設計時大量進行材料堆疊及片面追求造型與外觀效果,采用大量非標件、定制件等,造成簡單的工藝復雜化,制造成本不可控。另外,設計公司在提交的方案可能也未向客戶提供科學的工藝、成本分析,客戶在進行方案評審時不能做出合理的評估,在選擇時以“美觀性”為主,從而忽略了方案的“代價”,造成實物工藝負責,成本高企。